一场技术工人与数字大赛的“双向奔赴”

2023-06-10 08:36:33 来源:环球网 分享到:

30台六轴工业焊接机器人依次排开,向毫米级的精度控制发起极致挑战;91架次四轴无人机接续启航,以超过60公里的时速花式翻飞上演空中版的“速度与激情”;94个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加载建筑全生命周期数据,鼠标键盘构建起横跨虚拟与现实的“云梯”……6月7日至9日,在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现场,无论是在闪动的焊弧间还是在无人机飞行的轨迹里、亦或是在智慧建筑的模型旁,总能找到技术工人身着工装用技能赢得荣光的身影。


【资料图】

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浪潮里,“智能代工”“机器换人”的声音四起,这场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福建省政府主办、首次面向数字技能应用领域举办的全国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则让赛场内外的更多人看到了数字时代“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另一种可能。

数字赋能:开拓职业的“可能”

“压副翼、轻推杆,对,控制住。”大赛首日上午9时,在无人机操作员项目现场,福建代表队、项目教练员陈杰站在护栏外,仔细观察队员们进行一机到底、穿越障碍的每一步操作。

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电力巡检工作经验的资深“运维工”,赛场内选手们在层层障碍间操控无人机完成的飞行指令,是他和工友们近5年来日常巡检作业所要完成的“必修课”。

把时间回拨到10年前。每天,陈杰要穿着厚重的绝缘衣,背着15公斤重的工具包、走进山区,攀登一级又一级的输电铁塔进行巡检,完成辖区内的巡检任务要整整5年。如今,在无人机的“眺望”下,巡检一座海拔500米的高山,往返时间由过去的4小时被压缩到了5分钟。

无人机为陈杰带来了效率,工业焊接机器人则为焊接机器人赛场内同为教练的陈江兰降低了职业伤害的风险。作为上世纪90年代便已入行的女焊工,卷起袖子在赛区内健步行走的陈江兰,手臂上依旧可以看到被飞溅的焊渣烫伤所留下的疤痕。“手工焊”在陈江兰的记忆里是:仰焊时,人蹲在铁板下面,任凭铁水滴落、穿透防护服、烫伤皮肤,却要为了保证焊接质量而一动不动的“痛”。

现在,“转行”研究工业焊接机器人的陈江兰,已是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的培训讲师。“焊工招工越来越难,机器人焊接的培训却‘热’了起来。”近几年,越来越多的00后跟着陈江兰学习机器人焊接技术。在她看来,工业机器人正在重新“定义”焊工,“机器人终有一天会让焊光灼伤的疤痕,不再是焊工技能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6-18-02-04”“4-04-05-04”“4-99-00-00”是本次大赛三大赛项——焊接设备操作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无人机驾驶员在2022年新版《职业分类大典》中所对应的职业编码。

数字技术正逐渐“刷新”大众对传统职业的刻板印象,也深刻改变着职业发展的形态,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数字领域的“新职场”。

大赛现场的“选手数字画像”印证着数字产业中的青春力量——参赛选手平均年龄30.6岁,年纪最轻的选手只有19岁。

“比赛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个‘造梦工厂’。”1997年出生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无人机操作员邓禹在赛场内完成了无人机装配、调试、多人多机协同精准运输、高速作业、创新创意等实操考核。邓禹感叹自己至今难忘4年前刚入职时一周4天跟着师傅上山巡检的“苦日子”,“无人机巡检解放了我们的双脚,数字技术为我们这一代‘新工人’在‘云端’开辟了职业的新可能。”

有一组数据或许更能证明这场大赛对于技术工人的意义:自2022年7月启动以来,本次大赛共带动超过40万名职工参赛备赛。大赛全程体现数字化办赛理念,网上学习练兵参与人次超过274万。

在这背后,跃动着数字中国的强劲脉搏和数字工匠人生出彩的无限潜能。

以数提技:登上“追光”的舞台

将建设工程信息“绕于”指尖,用键盘和鼠标“起高楼”,这是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BIM工程师赵正桥这5年来反复在“探索”的事。在他的操控之下,设计师用绘图板、丁字尺和墨线笔等工具完成的建设工程设计图,透过BIM技术的加工,成为了“跃然纸上”的立体影像。

30余张图纸的信息采集、近百条毫无规律的信息数据,则是竞赛赛场里,赵正桥眼前电脑屏幕里这座27层“数据大厦”的虚拟骨架。高层建筑层玻璃幕墙如何有序拼接、建筑格局如何综合布置、机电各专业管道碰撞问题如何解决……选手们在BIM技术的“加持”下,在模型中寻找解决方案的最快“捷径”。

从数字化办公到协同管理平台,从3D可视化技术到VR可视化系统,从电子测距仪到三维扫描仪再到测量、放样机器人,在BIM的“技术海洋”中遨游,赵正桥感叹:“过程就像探秘,令人着迷。”2021年,取得建筑专业二级BIM等级证书;去年,在首届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BIM技术员技能大赛斩获第三名……赵正桥坦言,“如同演员对舞台聚光灯的向往,BIM工程师也有对‘光’的渴望。”

“对接焊缝宽度12毫米到13毫米是第一档、13毫米到14毫米是第二档、14毫米到15毫米是第三档、大于15毫米或小于12毫米是第四档。3毫米的差距,就是10分和0分的差别。”在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赛项裁判周广涛手中厚厚的评分材料里,对机器人焊接组合试件8条焊缝的质量检测项目多达11项。

作为全国首次机器人焊接一类竞赛,本次大赛更像是一份“样题”,填补了国内机器人焊接领域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空白,在为参赛选手搭建前所未有的竞技赛场的同时,也为我国从业规模超30万人的焊接技工队伍树立了技能成才风向标。

周广涛指了指机器人焊接工区里,穿过遮光玻璃透出的弧光,感叹道:“在这个赛场里,比弧光更亮的,是因技能而闪光的工人。”

想要“追光”的,不仅是赛场内的工程师们。数字产业同样期待“技能追光”的人。

“150万”,这是本次大赛技术指导、黑龙江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协会秘书长朴善植对当前建设信息模型技术人才缺口的估算。在朴善植看来,“大赛的魅力不仅在于让‘能工巧匠’找到职业自信的光,还在于让更多年轻人看见:人生的魅力也能够被技能所点亮。”

数智迭代:“匠心”无可取代

在大多数人的想象里,这场全国技能大赛注定是一场浸透汗水的比拼。然而真实的大赛现场,我们很难在赛场中找到那些固化在记忆中的工业“气息”。

30台机器人组成“焊接班组”上岗劳作,机器巨臂中轴旋转灵活舞动,钢花飞溅中快速完成焊接;94个独立工位,键盘声四起,电脑屏幕上飞旋出3D的模型……这些“科幻般”的场景,不仅出现在竞赛现场,也出现在一座座数字工厂的车间和一家家科技企业的写字楼里。

从表面上看,数字化智能装备似乎取代了工人成为了工厂的“主角”。然而只要将观察的镜头聚焦得更深、更远一些,就能看清隐藏在这些机械背后的,是一位位复合型、综合型的新型产业工人。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工程有限公司海西技术培训学院高级技师蔡基伟便是站在焊接机器人“背后的工人”。在蔡基伟编程的驱动下,机械臂上升、横移、倾斜、抵近、平焊、弧悬……焊接过程中,焊枪在机械臂的带动下,沿着工件焊缝严丝合缝地行走。而在编程系统内,包括焊接电流、速度、摆幅、频率、停留时间等参数都早已一一被录入了蔡基伟为这个工件定制的“焊接工艺包”。

完成编程后,机器人进行焊接作业还需要30多分钟,而蔡基伟告诉记者:“指令已经下达完毕,比赛在编程完成的那一刻,便已成了‘定局’。”

蔡基伟2012年便跟着师傅学电焊做项目,3年学成、5年出师,而2019年他第一次接触焊接机器人后,学习编程他只花了不到15天。他说:“或许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替代工人的双手,但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是我们的匠心。工人的智慧才是数字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蔡基伟至今记得2013年师傅带着他在国电江阴电厂做燃烧器改造工程技改项目时的日子,为了赶工期,他连续忙碌了整整29个小时。“那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闪亮’的日子。”他说。

“工人需要舞台,而大赛的舞台也因为有了工人更加‘闪亮’,这也算是一种‘双向奔赴’吧!”望着站上领奖台、被聚光灯照亮的获奖选手们,蔡基伟笑着说。(本报福州6月9日电)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东方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